
苏轼与其弟苏辙兄弟情深,任杭州通判期间,其弟在济南为官,相思甚切,为接近亲人,向朝廷请求到密州任职,得准改任密州知州,熙宁七年(1074)起程赴密州。
这首《沁园春》便创作于词人从杭州移守密州早行的途中。苏轼是怀着矛盾复杂的心情前往密州的。由于与新法派的矛盾,朝中难以立足。
词人在赴密州的途中,触景伤情,凭鞍沉思,思绪万千,不禁感慨唏嘘,通过这首词把胸中块垒一古脑儿向子由倾吐了出来。
全词上片写景抒情,描绘早行的孤寂与人生的劳顿;下片怀古忆昔,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与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,展现了苏轼在仕途坎坷中复杂而深沉的心境。
图片
《沁园春》宋·苏轼
赴密州,早行,马上寄子由。
孤馆灯青,野店鸡号,旅枕梦残。渐月华收练,晨霜耿耿;云山摛锦,朝露漙漙。世路无穷,劳生有限,似此区区长鲜欢。微吟罢,凭征鞍无语,往事千端。
当时共客长安,似二陆初来俱少年。有笔头千字,胸中万卷;致君尧舜,此事何难?用舍由时,行藏在我,袖手何妨闲处看。身长健,但优游卒岁,且斗尊前。
苏轼这首《沁园春》是其早期词作中一首极具代表性的经典。词题“赴密州,早行,马上寄子由”寥寥数字,便勾勒出一幅风尘仆仆的宦游图景,也揭开了词人心灵世界的序幕。
开篇“孤馆灯青,野店鸡号”以冷峻的笔触描绘出黎明前的孤寂与清寒。而“有笔头千字,胸中万卷”的豪迈宣言,又瞬间点燃了少年意气的熊熊火焰。
全词遣词造句如江河奔涌,情感在羁旅之愁、人生之叹、往昔之忆与未来之思间剧烈碰撞、流转不息。苏轼以其独有的智慧,在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无常中,奏响了一曲超越困境、珍视当下、拥抱生命的昂扬乐章。
图片
“孤馆灯青,野店鸡号,旅枕梦残”
开篇三句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清冷孤寂的清晨行旅图。“孤馆”表明寓居客舍住的人很少。“灯青”点着灯起床,灯发着青光。
“野店鸡号”说明早起走得早,温庭筠在《商山早行》一诗中有:“鸡声茅店月,人迹板桥霜。”的名句。
“孤馆”、“野店”点明宿处的简陋与荒僻,“灯青”渲染出拂晓时分的幽暗与寒意,“鸡号”打破黎明的寂静,也惊醒了词人的残梦。三个短句,节奏紧凑,视听结合,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漂泊感的时空。
图片
“渐月华收练,晨霜耿耿;云山摛锦,朝露漙漙”
“渐月华收练”四句视野由近及远,转向自然景物的描绘。“月华收练”月光像白色的绢,渐渐收起来了。
“耿耿”明亮的样子。“摛锦”似锦缎展开。形容云雾缭绕的山峦色彩不一。“漙漙”露盛多的样子。
这四句对仗工整,色彩明丽,一扫开篇时的阴郁,呈现出大自然壮美的晨景。然而,这美景并非单纯的赏心乐事,而是为下文的抒情铺垫。
正如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删稿》中所言“一切景语皆情语”,眼前这“收练”、“耿耿”、“摛锦”、“漙漙”的景致,在词人眼中,既是客观存在,也暗含了时光流逝、人生易老的隐喻。
图片
“世路无穷,劳生有限,似此区区长鲜欢”
“世路”三句词人由景及情,发出深沉的人生喟叹。“世路无穷”指仕途的漫长与坎坷,“劳生有限”感叹人生短暂,精力有限。
在这无尽的奔波与有限的生命之间,像我这样为官奔走,又能有多少真正的欢乐呢?一个“区区”,一个“长鲜欢”,道尽了宦海浮沉的辛酸与无奈。
“微吟罢,凭征鞍无语,往事千端”
“微吟罢,凭征鞍无语,往事千端”三句,词人轻声吟咏之后,倚靠在马鞍上沉默不语,万千往事涌上心头。
这“无语”的沉默,比任何言语都更显沉重,将一个孤独旅人面对漫长旅途和复杂人生的茫然与感伤,刻画得淋漓尽致。
图片
“当时共客长安,似二陆初来俱少年”
“当时”两个字,词人笔锋陡转,从现实的羁旅跳跃到对往昔的追忆。“共客长安”写苏轼兄弟二人嘉祐间客居汴京应试。“长安”在这里代指汴京。
“二陆”指西晋文学家陆机、陆云两兄弟,《晋书·陆云传》:“少与兄机齐名,虽文章不及机,而持论过之,号曰'二陆’。”西晋初同至洛阳。此以“二陆”比自己及弟辙。
苏轼以此自比,与弟弟苏辙并称,既显兄弟情深,又洋溢着少年得志的豪情。当年他们兄弟二人初到京城,都是一样的风华正茂、意气风发。
图片
“有笔头千字,胸中万卷;致君尧舜,此事何难”
“笔头千字”即下笔千言之意。“胸中万卷”胸中藏有万卷书。形容读书很多,学识渊博。“致君”谓辅佐国君,使其成为圣明之主。
“有笔头千字”四句是少年苏轼兄弟雄心壮志的写照。他们饱读诗书,才华横溢,自信凭借自己的才学,辅佐君王成就尧舜般的盛世伟业,简直是轻而易举。
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,更是对理想主义的礼赞,充满了青春的锐气和天真的自信。然而,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。
图片
“用舍由时,行藏在我,袖手何妨闲处看”
三句体现了苏轼思想中深刻的儒家与道家融合。所谓“用舍由时”,是说仕途的进退、才能的施展与否,往往由时运、际遇决定,非个人所能完全掌控,这是对现实的清醒认识。
而“行藏在我”则强调内心的坚守与选择权在于自己。即使不被任用(“藏”),也可以“袖手”旁观,保持一份超然和从容。
这并非消极避世,而是一种在认清现实后,主动选择的精神自由。这种“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”的智慧,是苏轼历经宦海沉浮后成熟心态的体现。
图片
“身长健,但优游卒岁,且斗尊前”
结尾三句将全词的情感推向了一种豁达洒脱的境界。既然仕途的得失难以强求,那么最珍贵的莫过于身体健康。
只要身体康健,就应当从容闲适地度过岁月,及时行乐,举杯畅饮。这里的“优游卒岁”并非无所事事的懒散,而是一种摆脱了功名利禄束缚后的自在与从容。
“且斗尊前”更是充满了豪迈的酒兴和对生活的热爱。这与上片的“长鲜欢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展现了词人从忧愁到超脱的心路历程。
图片
图片
CISIZHAJI
识别二维码
关注 我们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账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